丁集镇中心学校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教学科研 各校活动 丁集学校 华祖学校 大牛学校 中心小学 留言板
站内搜索
 

丁集镇中心学校

今天是:
快速导航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家校联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

用“智慧”引“创新”

编辑日期:2009-12-21  作者/编辑:丁集镇中心学校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在人类带着希冀和憧憬,带着迷惘和困惑走进新世纪之际,创新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而语文是一门创新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新火花。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浅谈以下几点经验:
  
  一、转变思想,让孩子们成为主角。
  
  传统教育制度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弊病。例如,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这些弊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遗憾的是,目前它们仍然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学校教学的本质不是塑造,不是管理,更不是控制,而是交流、互动、引导和帮助。所以必须切实转变那种在教师心灵深处积淀起来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观念,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不能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感觉走,而且教师要努力去解读学生的感觉,与学生沟通,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地学习,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努力地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创新。教师只有在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在备课、授课等方法上彻底改变,真正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二、恰当运用音乐,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倡导的教育理念:“天天创造之时,处处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强调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重视学生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现实生活和各种检测已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他的心情就舒畅,也就喜欢把心理的话儿向他人倾诉。我在教学时就采用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营造轻松优美的学习环境。每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的紧张,学习很难进入状态,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们在上课中间恰当播放一段和课文吻合的韵律优美的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正常发挥。我的办公室里也准备了相当多的音乐碟片,如轻音乐、古筝曲、儿童歌曲、大自然的声音等,觉得在某课适合用哪个音乐就适当播放一段,,让学生感觉到愉快、轻松,学生的创造力很易得到激发,学习兴趣很易培养和提高;若学生处在一个充满嘲弄、处处感受压力、被批评、孤独的空间,不但学生无热情,个性不能得到张扬,反而给学生心灵造成巨大伤害。因此,为学生营造健康的生活空间,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创新精神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利用新知识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鉴于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
  
  1、引导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创新
  
  “学贵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问题就会越积越多,不仅限制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更是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职责在“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心存疑虑之时,正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时机,教师应“相机诱导”(叶圣陶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其次,还要耐心引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客观评价问题的质量高低。我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这一课时,在学新课时安排学生质疑,学生开始提的问题多数为: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怎样数星星”这些表层的问题,而经过深入思考后,学生进一步提出了“张衡后来数清了星星吗”这样有价值的问题。以这个问题为突破口,请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张衡成为天文学家后通过天文望远镜最终数清了星星;也有的说,宇宙广阔无边,他永远也数不清等。学生想象力因这一有深度的问题而得到激发,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2、播放动画,营造自由、有趣的学习环境
  
  动画片是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更是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在学生学习《比尾巴》一课时我用动画的形式创设了一个森林王国里小动物们举行比尾巴比赛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产生好奇感。学完这一课后又让学生回家查找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并创设一个给动物加尾巴的情境游戏,在趣味昂然的氛围中,学生学习、探索的情绪十分高涨。通过课外阅读,学生收集到了信息,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对科学的兴趣,实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3、课件演示,激发创新思维
  
  如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文,写入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中的许多物体,孩子们都没有亲眼见过,究竟这个物体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书中所写的,孩子们一概不知,如各种各样的鱼和海龟等。这很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这个物体在现实中还是能见到的。为此,教师在上课前准备相应图片、课件,上课时,利用电脑分别演示给学生看,由于是实物,它们看的兴趣就会很浓厚,看的时候就会很认真很缌,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提出许多自己认为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通过询问查找、讨论,搞懂了,弄清了,创新能力就自然会得到加强。现代化课堂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时深入浅出地将教学内容化为图表模型、幻灯片,录音录像,电脑课件等可感,可观的信息,使教学内容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激发创新兴趣。可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就较好地运用录像、音乐、挂图等去激发学习兴趣,他先让学生黄山的录像,并借助音乐烘托、渲染气氛,在愉悦情境中,学生对黄山有了初步印象。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再让学生随着电视画面进一步加深对“山”的了解,再对照挂图,这样动静结合,学生感受到了山的奇丽多姿。接着,该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给这些石头起名字吗?”引导学生边读边领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动学生创新思维:谁能仿照课文内容,也写写你看到的奇石?这样,学生兴趣来了,沉浸在热烈的表达和想象中,课堂气氛浓极了。
  
  4、情境感知,提供创新空间
  
  如《春晓》一诗,诗句描写的情境,通过剧情形式再现出来,就变得具体生动,能帮助学生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如:在教学古诗《春晓》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放这样一个情景:晚上,风雨交加,古诗人躺在床上,一觉醒来,到处是鸟的叫声,于是,隐约想起了什么……如此声色并茂的课件演示之后,让学生试想诗的大意,经给学生一个创新思想的空间。
  
  5、融进趣味性,激发创新语言。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容易分散注意力,因而语文课堂教学应更富有童真、童趣,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边让学生读课文,边进行表演,由学生分别戴上头饰演小蝌蚪、小鱼、乌龟、青蛙,按课文内容边听边读,边表演,由于形式活泼、现实感强,无论是读的、演的、看的学生都情绪高涨,各自进入了角色。
  
  6、虚拟假设,激发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的主人公结局都是极具有悬念性的,如果能对这些主人公后面的故事进行一番虚拟假设,势必会对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帮助。如《检阅》、《她是我的朋友》等,他们后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把这些文章的图片通过剪辑整理,合并在一个地方,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把他们后面的故事虚构成一段文字讲给同学们听,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综合考验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内容丰富,练习形式多样,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研究、使用教材中的创新性思维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用适当的创新性教学形式、创新性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语言来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Copyright © 2009 丁集镇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