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集镇中心学校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教学科研 各校活动 丁集学校 华祖学校 大牛学校 中心小学 留言板
站内搜索
 

丁集镇中心学校

今天是:
快速导航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家校联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长廊 > 党建园地

读书与行路

编辑日期:2009-12-19  作者/编辑:丁集镇中心学校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这句话,人们的一般理解是,一个人做事或做学问,一方面要读书,另一方面也要实践。这种理解无可非议,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

  大学毕业后,我留校任教,开始了教学、研究的艰难跋涉。为了使自己的教学和研究获得一个坚实的立足点,决定去读马克思著作,力求弄懂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为了读懂马克思,又觉得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也非读不可,这时恰逢朱光潜先生翻译的黑格尔的《美学》(第一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就赶快买了一本。那时读黑格尔的《美学》,虽能认识书中的每一个字句,可一行行读下来竟是一无所得。翻开马克思的著作,情况虽然好一些,但很多地方还是读不懂。觉得可能是读的遍数不够,所以才读不懂,于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结果还是收获有限。

  接着出现了10多年的读书荒芜时期,还有应付养育儿女、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曲折、困惑、喜悦等情感跌宕起伏。在“久违”了10多个春秋之后,又一次翻开黑格尔的《美学》,翻开那些划了红道道却始终不甚了然的书本,竟然看懂了意思,有了自己的体会。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经典语句连同整书的意义都似乎理解了,而且感到了它的深刻性和启发性。不懂的书页变成可理解的真知灼见,当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后来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书由“读不懂”到“读得懂”的转化是如何实现的?渐渐地明白了,对于读书来说,十分重要的是生活实践和实践中的体验是否足够丰厚。读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书作者是一个主体,读书人也是一个主体,读书就是读书人主动与书作者的一次“对话”。当读书人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生活、实践和体验储备的时候,就不能成为够资格的主体,“对话”活动也就不能实现。当有了多年的生活经历,有了足够的生活体验,这才成为一个够资格的主体,能够与马克思、黑格尔进行“对话”。他们的书被人们生活实践中的体验“浅显化”,从而读懂了以前读不懂的东西。

  这里所说的生活实践中的体验,不仅仅是单纯的生活经历。经历是一个人生物性、社会性的标示。它仅有直接性的感性品格,却缺乏超越性的理性品格。只有实践中的体验才是“以身体之”,同时又“以心验之”。就是说,经历是可以忘却的,而实践中的体验则不同。用伽达默尔的话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人的这类体验越多,人的超越性的思考就越多,人就越成熟。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此之谓也。如果把一个人实践中的体验比喻为江河里的水,那么水越多越深,江河的浮力就越大,所能载的舟也就越大。读书也是这样。实践越多,实践中所获得的体验之水越多越深,其读书之舟就能航行得越远。

  这样看来,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做事或做学问,既要读书,也要实践;第二层是说读书与实践两者有互动互构的关系。实践越多,体验越多,那么读书才能读懂读透;反过来,读书越多越深,实践就越自觉,收益就越大。

 
Copyright © 2009 丁集镇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